24小时服务热线:023-68660679
您所在的位置:

殡葬服务-你所不知道的一些殡葬习俗

来源:重庆石桥铺殡仪馆发布时间:2024.09.18 20:20:30 关注:25

以下是一些不同地区或不同文化背景下存在的殡葬习俗(当然现代社会很多在逐渐演变或简化等):

中国传统常见殡葬习俗及相关解释

停尸:逝者会被移到正屋明间的灵床上,被称为“挺丧”。

报丧:

向亲友和村人等发信号告知有人逝世。过去有专门报丧的人,有的地方孝子要亲自去报丧。

丧家门外会根据不同习俗挂白幡等。

招魂、送魂:古人认为客死在他乡的魂魄,找不到归途,需要仪式使其魂魄归来。

做七:

人死后七天才知道自己已经死了,所以要举行“做七”,每隔七天一祭,“七七”四十九天才结束。

不同的“七”有不同亲属负责祭祀的讲究,比如“三七”由死者儿媳为主,“五七”以死者女儿为主等。

有“犯七”的说法,即从亡故之日以农历推算,若逢七之日与初七、十七、二十七这些日子重合,就叫犯七,需要特殊仪式如“淋七”来帮助亡人 。

吊唁 :

吊唁者一般携带赠送死者的衣被等物品,并在上面用别针挂上用毛笔书写的“某某致”字样的纸条。

到灵堂前上香、鞠躬、有的行跪拜礼等表达哀思。

入殓:

“小敛”是指为死者穿衣服。

“大殓”是指收尸入棺,民间俗称为“归大屋”。

丧服:

晚辈给长辈穿孝服主要是为了表示孝意和哀悼。

孝服根据与逝者亲疏关系不同在样式(如披麻戴孝等)、颜色(如白色等)、穿戴时长等方面有区别。

出丧择日:迷信说法人在刚日死,应选在柔日下葬;柔日死,应选在刚日下葬。

哭丧:

哭丧仪式贯穿在丧仪过程中,大的场面多达数次。

出殡时的哭丧仪式往往最受重视,有些地方有请人帮哭的习俗。

下葬:

墓地选址有风水讲究等说法。

下葬时讲究陪葬品的摆放等。

孝子等要执绋(拉着牵引灵车的绳索等)。

圆坟:出殡日起三天有原坟习俗,在墓地下葬的需到墓地,上梁、摆供品、上香、踩院子、烧纸等程式(骨灰盒在殡仪馆存放的,只摆供品、上香、烧纸)。

烧百天、烧周年、烧三周年: 传说中,人死后共有十位王官和四位审判官对其审判,每隔一段时间一审,烧百天(短百天、长周年)、烧周年、烧三周年等都有让死者在阴间能安然舒适,过王顺利等寓意。

少数民族殡葬习俗举例

藏族天葬 :人死后把尸体拿到指定的地点让鹰(或者其他的鸟类、兽类等)吞食,认为可以带到天堂。

维吾尔族等少数民族土葬:土葬是我国产生最早、流传时间最长、使用范围最广、涉及民族最多、最为普遍的一种丧葬民俗。当代我国政策允许实施土葬的十个少数民族:维吾尔族、回族、哈萨克族、乌孜别克族、塔塔尔族、塔吉克族、柯尔克孜族、撒拉族、东乡族、保安族。

彝族等少数民族火葬 :在我国古代的西北地区,像彝族、羌族等少数民族有火葬习俗,其受宗教灵魂观念支配。

瑶族等少数民族悬棺葬:将棺木放置于悬崖峭壁之上的一种古老葬俗。如在福建武夷山“船悬棺”距今3400年 。

鄂伦春族树葬 :把死者置于深山或野外的大树上,任其风化 。

重庆石桥铺殡仪馆